正當時......

學術(shù)咨詢服務
當前位置:職稱那點事醫(yī)學職稱論文》試論中藥治療真菌性外耳道炎臨床觀察

試論中藥治療真菌性外耳道炎臨床觀察

來源:職稱那點事作者:amdin時間:2013-08-20 15:34
掃碼咨詢

  摘 要:目的:觀察中藥治療外耳道真菌病的療效。方法: 選擇外耳道真菌病病人200例,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治療組100例采用黃連滴耳液外耳道,對照組100例采用用4%硼酸酒精外涂外耳道。觀察兩組治療效果。結(jié)果:治療組痊愈80例,有效率為96.0%;對照組痊愈48例,總有效率79.5%,治療組有效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0.05)。結(jié)論:中藥黃連滴耳液具有良好的抗菌消炎作用,療效顯著,安全性高,值得在臨床上推廣和應用。

  關(guān)鍵詞:黃連滴耳液;外耳炎;真菌;療效

  真菌性外耳道炎發(fā)病率較高,真菌易在溫暖潮濕的環(huán)境下生長和繁殖,在治療上以局部用藥為主。治療真菌性外耳道炎時,應首先清除外耳道內(nèi)的所有真菌痂皮及分泌物,盡量保持外耳道干燥,局部可搽敷或滴用外用藥物[1]。我科門診自2008年6月至2010年1月使用中藥黃連滴耳液治療真菌性外耳道炎100例,效果滿意。現(xiàn)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治療組100例均為門診患者,共120耳。男42例、56耳;女58例、64耳。對照組100例110耳,其中男44例、52耳;女56例、58耳。年齡12-58歲,平均32.5歲;病程1周-8年。臨床表現(xiàn):均有外耳道瘙癢,外耳道時有流少量稀薄分泌物。另體檢:外耳道可見有灰黃色或白色膜狀物,呈粉狀或絲狀,或呈筒狀或塊狀濃性分泌物,表面有白色菌苔,除去膜狀物及分泌物。納入標準 ①外耳道發(fā)癢,潮濕,偶爾夜間奇癢。③外耳道覆蓋灰黑色物或灰白色粉末,有絨毛狀真菌生長。②外耳道有滲液或紅腫現(xiàn)象。所有患者均經(jīng)真菌陽性培養(yǎng)和真菌鏡檢確診。

  1.2 治療方法:先徹底清除外耳道內(nèi)苔膜或筒塊狀物,治療組用棉拭子將黃連滴耳液涂擦外耳道,每天1次,連用1周;對照組用棉拭子將4%硼酸酒精涂擦于外耳道,每天1次。連用l周。癥狀消失后繼續(xù)使用一周,如無效不再進行,治療期間不再用其他藥物,保持外耳道干潔。治療后3個月復診,取外耳道物涂片染色檢查陽性。

  1.3 療效評定標準 痊愈:癥狀消失,耳道干凈,無充血或糜爛,2次涂片陰性;顯效:癥狀消失,耳道有輕度充血或糜爛,2次涂片陰性;好轉(zhuǎn):癥狀、體征較治療前改善,但涂片陽性;無效:癥狀、體征無改善,涂片陽性。痊愈與顯效者為治療有效。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14.0對所得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jié)果

  經(jīng)過兩個療程治療,兩組均有明顯的治療效果,統(tǒng)計結(jié)果如表1。從表中可以看出,治療組痊愈80例,無效0例,總有效率96.0%,對照組痊愈48例,無效6例,總有效率79.5%,兩組臨床療效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平均起效時間為2天,對照組組為ll天。

  3 討論

  自然界中存在種類繁多的真菌,尤其在溫度高、濕度大的熱帶和亞熱帶地區(qū),孳生繁殖更快。一些真菌侵犯人的外耳道,在下列情況可為外耳道真菌病的致病因素[3-4]:正常人的外耳道處于略偏酸性的環(huán)境,如由于耳內(nèi)進水或不適當?shù)赜盟?,改變了外耳道PH值,有利于真菌的孳生。游泳、挖耳等引起外耳道的炎癥,中耳炎流出膿液的浸泡,外耳道分泌物的堆積和刺激,真菌得以孳生繁殖。全身性慢性疾病,機體抵抗力下降,或全身長期大劑量應用抗生素,都為真菌的孳生提供了條件。近年來抗生素的不正確使用和濫用,也增加了真菌感染的機會。外耳道真菌病常見的致病菌有酵母菌、念珠菌、芽生菌、曲霉菌、毛霉菌、放線菌、青霉菌等。來自CADIS一組資料報道40例真菌性外耳道炎中,近平滑念珠菌占42.9% ,黑曲菌為35.7%,40%的人發(fā)病前用過抗生素。以局部治療為主,清除外耳道內(nèi)的污物,保持外耳道干燥。局部應用廣譜抗真菌藥物,待獲得真菌培養(yǎng)結(jié)果后應盡快選用敏感的抗真菌藥物,病情嚴重者要靜脈給予治療。本研究顯示,從表中可以看出,治療組痊愈80例,無效0例,總有效率96.0%,對照組痊愈48例,無效6例,總有效率79.5%,兩組臨床療效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P0.05)。治療組平均起效時間為2天,對照組組為ll天。傳統(tǒng)的硼酸酒精療法有明顯的刺激性,使用時患者會有明顯的灼痛、刺痛甚至劇痛等不良反應,降低了患者治療的依從性,造成臨床療效減弱 。黃連滴耳液含有可破壞真菌的細胞膜,抑制真菌細胞膜麥角甾醇的生物合成,從而起到抗菌作用。其殺菌效力和殺菌譜與碘酒相當,其水溶液對細菌繁殖體芽孢、病毒、真菌及霉菌孢子都有很強的殺滅作用;對皮膚粘膜無刺激,腐蝕性低,為高效低毒廣譜殺菌的新型消毒劑。治療期間未發(fā)現(xiàn)不良反應。因此,黃連滴耳液治療真菌性外耳道炎是一種簡單、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法,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金鳳,李連明. 碘附治療化膿性耳廓軟骨膜炎[J]. 新藥與臨床 2010;16(8):233.

  [2]詹益斯,張玉清,文博. 耳真菌病275例臨床小結(jié)[J]. 臨床耳鼻咽喉科雜志 2010;10(3):241.

  裘運桃.碘甘油外涂治療霉茵性外耳道炎的體會[J],內(nèi)蒙古中醫(yī)藥,2009,27(10):87—88.

  李京文,常艷芬派瑞松乳膏治療真菌性外耳道炎[J]醫(yī)學理論與實踐,2010,l9(2):76-77.

  董呂華.三種方法治療真菌性外耳道炎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鄉(xiāng)村醫(yī)藥雜志,2010,4(14):35-34.


《試論中藥治療真菌性外耳道炎臨床觀察》
上一篇:淺談降糖藥二甲雙胍的臨床應用優(yōu)勢
下一篇:試論80例呼吸衰竭患者的診治研究
更多>>

期刊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