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暖對西北雨養(yǎng)農業(yè)及農業(yè)生態(tài)影響研究進展
摘 要:以全球年平均地表氣溫升髙為主要特征的全球氣候變暖給農業(yè)、農業(yè)生態(tài)和區(qū)域 糧食安全帶來嚴峻挑戰(zhàn)。氣候變暖對農業(yè)發(fā)展、農業(yè)生態(tài)的影響已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熱 點。氣候變暖對作物生育期、形態(tài)特征、植物生理、產量形成和品質的影響及其機理的研 究,是認識氣候變暖對農業(yè)影響,制定應對氣候變化策略的科學基礎。本文在給出西北區(qū) 域氣候變化基本特征的基礎上,綜述了氣候變暖對西北旱作區(qū)主要糧食作物、經濟作物和 特色林果生長發(fā)育、生理生態(tài)、產量和品質影響研究的進展,以及氣候變暖對農田生態(tài)環(huán) 境、農業(yè)氣象災害及病蟲害影響的主要進展。提出了以往研究中存在的問題,展望了未來 西北地區(qū)應對全球變暖的農業(yè)研究重點,即: 充分利用模擬、試驗、觀測手段,揭示氣候變化 多因子對主要農作物的綜合影響; 探索氣候變暖對主要作物生理生態(tài)的影響; 開展農業(yè)氣 象災害對氣候變暖的響應特征研究,開展農業(yè)氣象災害風險評估與應對技術研究; 進行精 細化動態(tài)農業(yè)種植區(qū)劃、農業(yè)結構布局及種植制度方面應對氣候變暖的技術策略研究。
關鍵詞:氣候變暖; 農業(yè); 農業(yè)生態(tài); 西北
全球氣候變暖已成為不爭的事實,1880—2012 年,全球地表平均溫度增高 0. 85 ℃ ( 升溫速率為 0.065 ℃·10 a-1 ) ( IPCC,2013) 。并且 20 世紀中葉 以來,升溫速率呈現(xiàn)加速提高的趨勢。1951—2012 年,全球平均地表溫度的升溫速率 0.12 ℃ ·10 a-1 , 20 世紀中葉以來的增溫速率幾乎是 1880 年以來增 溫速率的兩倍; 1983—2012 年的 3 個 10 a 段是 1850 年以來最暖的 3 個 10 a 段( IPCC,2013) 。值得高度 關注 是,氣候變暖的許多影響可能是不可逆的 ( IPCC,2014) ,尤其對農、林、牧業(yè)生產、水資源與水 循環(huán)、生態(tài)與自然環(huán)境等造成重大影響,對人類生存 與可持續(xù)發(fā)展構成嚴峻挑戰(zhàn)。
1 西北地區(qū)氣候變化的基本事實
1. 1 氣溫變化
西北區(qū)域氣溫趨勢變化呈現(xiàn)出顯著上升的特 征。1961—2012 年氣溫變化曲線線性擬合傾向率 為 0.312 ℃·10 a-1 ( R2 = 0.60,P<0.001) 。其中,冬 季升溫更為顯著,其傾向率達 0.50 ℃ ·10 a-1 ; 秋季 氣溫上升速率僅次于冬季,傾向率為 0.34 ℃ ·10 a-1 ; 春季、夏季氣溫也呈持續(xù)上升趨勢,傾向率分別 為 0.27 ℃·10 a-1 、0.25 ℃ ·10 a-1 ; 該區(qū)域年均或 季節(jié)的增溫幅度,均顯著高于中國地表增溫的平均 值( 張秀云等,2017) 。
1. 2 降水量變化
西北區(qū)域年降水量呈表現(xiàn)為波動振蕩特征,20 世紀 70 年代、20 世紀 90 年代兩個時段是降水量相 對偏少期,20 世紀 60 年代、20 世紀 80 年代和 21 世 紀初 10 a 的 3 個時段是降水量相對偏多期,反映出 西北降水量 20 a 左右的周期性振蕩特征。年代際 變化特征顯著,趨勢變化特征不顯著。 西北區(qū)域西部與中部降水量呈增多趨勢,東部 降水量呈減少趨勢; 降水量線性擬合傾向率趨勢變 化的區(qū)域性差異顯著。以黃河沿線為界,降水量線 性擬合傾向率黃河以西區(qū)域增加,黃河以東區(qū)域減 少,就傾向率變幅而言,其遞減的速率明顯大于遞增 的速率; 其中,青海省中部、甘肅省河西中部年降水 量傾向率≥10 mm·10 a-1 ,其最大值位于青海省德 令哈,降水量線性擬合傾向率≥25.1 mm·10 a-1 ; 而 黃河以東區(qū)域降水量傾向率≤-10 mm·10 a-1 ,陜 南降水量線性擬合傾向率≤-40 mm·10 a-1 ,降水 量傾向率負中心位于陜西南部的寧強,其值為-53.6 mm·10 a-1 ( 張秀云等,2017) 。
2 氣候變暖對作物生理過程的影響
氣溫升高會降低作物葉片光合酶的活性,從而 破壞葉片葉綠體結構,引起氣孔關閉,進而影響光合 作用( Peng et al.,2004) 。高溫導致農作物呼吸強度 增強,消耗明顯增多,而使凈光合積累減少。氣候變 暖使植物蒸騰增加,對西北半干旱區(qū)春小麥、豌豆等 夏糧作物生產造成不利影響。增溫使春小麥穗分化 和形成受到抑制,孕穗期同化作用及干物質的累積 受到抑制,穗粒數(shù)、千粒重、產量減小,增溫越高,減 小越明顯。增溫 1.0~2.5 ℃,春小麥穗粒數(shù)減少 1 ~ 5 粒,千粒重降低 1.3~8.8 g; 增溫 2.0 ~ 2.5 ℃,春小 麥穗粒數(shù)減少 5 粒,千粒重降低 6.5 ~ 8.8 g( 肖國舉 等,2011a) 。 增溫使春小麥最大光能轉換效率( Fv /Fm ) 下 降,但不同時期表現(xiàn)不一樣,孕穗期較遲鈍,開花期 和灌漿期比較敏感,特別在增溫 3 ℃時,極顯著低于 對照。在孕穗期、開花期、灌漿期,實際光化學效率 ( ΦPS Ⅱ) 隨著溫度的升高而降低,高溫限制了春小麥 的光化學效率。春小麥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過 氧化氫酶( CAT) 、過氧化物酶( POD) 和抗壞血酸過 氧化物酶( APX) 隨溫度升高而提高,增溫使春小麥 抗氧化能力有一定的提高( 王鶴齡,2013) 。 CO2 濃度增加有利于作物株高和葉面積指數(shù)增 加。當大氣中 CO2 濃度增加 250 μL·L-1 后,春小 麥株高和葉面積指數(shù)( LAI) 在拔節(jié)期 FACE 處理與 對照區(qū)雖有差異,但沒有達到顯著水平( P >0.05) ; 從抽 穗 期 以 后,株 高 顯 著 增 高,LAI 顯 著 增 大 ( P≤0.05) 。CO2 濃度增加有利于半干旱區(qū)春小麥 植株長高和 LAI 增大( 張凱,2016) 。
3 氣候變暖對作物生育期的影響
增溫使西北春小麥生育期縮短。增溫 0.5 ~ 2.5 ℃,寧夏引黃灌區(qū)春小麥全生長期縮短 1 ~ 22 d; 增 溫 2.0~2.5 ℃,全生育期縮短 18~22 d。CO2 濃度升 高春小麥的生殖生長階段延長。當前濃度下春小麥 從播種 ~ 成熟的全生育期為 143 d,CO2 濃度升高 250 μL·L-1 后,生育期天數(shù)平均延長了 5 d,共 148 d,其中主要是灌漿-乳熟期延長了 4 d,為變化極明 顯的一 個 生 育 時 期 ( 肖 國 舉 等,2011a; 張 凱 等, 2014) 。 氣溫增高使冬小麥越冬停止生長時段縮短,返 青后營養(yǎng)生長期加快,全生育期縮短。近 30 多年 來,隨著氣候變暖,西北冬小麥播種期推遲 2 ~ 3 d· 10 a-1 ; 返青期提前 4~5 d·10 a-1 ,開花期和成熟期 提前 5~6 d·10 a-1 。冬小麥越冬期縮短 5~6 d·10 a-1 、全生育期縮短 7~8 d·10 a-1 ( 姚玉璧,2012) 。
參考文獻
古洲,毛,穎,等.2013.近50年氣候變化對新疆農業(yè)的影響、農業(yè)網絡信息,12(6):123-130.
陳少勇,鄭延祥,樓望萍,等.2013.中國西北地區(qū)初霜凍的氣候變化特征源科,35(1):165-175.
鄧振鋪,張強,王強,等.2011.黃土高原早原區(qū)土壤貯水量對冬小麥產量的影響.生態(tài)報,31(18):5281-5290.
鄧振鋪,張 強,王潤元,等.2012.農作物主要病蟲害對甘肅氣候暖干化的響應及應對技術的研究進展.地球科學進展,27(11)1281-1287.
鄧振鋪.2005.高原干早氣候作物生態(tài)適應性研究.北京:氣8出版社:25-163.
李裕,張強,王潤元,等.2011.氣候變暖對春小麥籽粒量元素利用率的影響.農1程報,27(12):96-104.
《氣候變暖對西北雨養(yǎng)農業(yè)及農業(yè)生態(tài)影響研究進展》
- 職稱論文刊發(fā)主體資格的
- 政法論文淺析工會法主體
- 化學在初中教學中的情感
- 中學教育論文思想政治方
- 法治論文投稿法治型市場
- 雜志社論文發(fā)表淺析推動
- 新疆教育報投稿淺析學生
- 分男女招生錄取的合憲性
最新優(yōu)質論文
- 膜分離相關論文發(fā)表期刊
- 音樂課老師晉升職稱必須
- 職稱論文發(fā)表可靠網站有
- 水利水電工程師職稱論文
- 河南群眾文化類職稱評審
- 知網能免費下載論文嗎
- 寫高職英語教育的論文怎
- 環(huán)境工程晉升高級職稱條
論文發(fā)表問題熱點
- 會計畢業(yè)論文職稱論文準
- 工程師中級職稱評審條件
- 自考本科論文格式要求
- 學術期刊規(guī)范化需要注意
- 發(fā)表論文必須本省的期刊
- 泥泵磨損論文適合哪些期
- 哪能咨詢發(fā)表論文期刊的
- 中醫(yī)藥論文準備常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