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學期刊關(guān)于《詩經(jīng)》十五國風地域考略
摘要:《詩經(jīng)·國風》為反映當時周代社會各諸侯國人民風俗、生活特色的詩作?!秶L》共十五地,由于年代久遠,許多地名地域湮沒不清,本文通過對有關(guān)資料的研究與對比,對《國風》所涉及地域的大致范圍做一考證。
關(guān)鍵詞:詩經(jīng) 國風 地域 古代文學期刊
一、《國風》概述
《國風》為《詩經(jīng)》重要組成部分,多為周時各諸侯國的民間歌謠。宋·朱熹曾說:“風者,里巷歌謠之詩也”。清·牟庭所著《詩切》云:“風者,人民之風謠,觀其詩,知其俗之習尚與其人之風操,故曰風”?!秶L》共160篇,分周南、召南、邶風、鄘風、衛(wèi)風、王風、鄭風、齊風、魏風、唐風、秦風、陳風、檜風、曹風、豳風十五國風。其中周南、召南、豳均為地名,“王”指東周王畿洛陽,其余均為諸侯國名。國風比較直接而廣泛地反映了當時的社會、政治、經(jīng)濟生活,藝術(shù)風格純樸自然,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有的表達了摯熱而純真的愛情;有的表達了對征人的思念;有的則直接揭露了統(tǒng)治階級橫征暴斂的罪惡行為,在當時具有一定的諷戒作用,在現(xiàn)在看來亦具有巨大的進步意義?!睹娦颉吩唬?ldquo;風者,諷也,教也。風以動之,教以化之”;“上以風化下,下以風刺上”;“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以戒之”。
關(guān)于《國風》的結(jié)集,漢朝部分學者認為當時周朝曾有采詩制度?!稘h書·食貨志》記載:“孟春之日,群居者將散,行人振木鐸循于路,以采詩,獻之太師,以其音律,以之聞于天子,故曰:‘王者不窺牖戶而知天下事’”。劉歆《與揚雄書》:“詔問三代,周、秦軒車使者,遒人使者,以歲八月巡路,求代語、童謠、歌戲”。然周代首開分封之制,所封諸侯之數(shù)遠過十五【1】,為何至今傳世之作止十五國風?由于資料有限,學術(shù)界對采詩之制是否確切存在尚有爭鳴【2】,故在此暫且存疑,俟日后有新的資料發(fā)現(xiàn)后再行論證。
二、十五國風地名考
(一)周南、召南:
周南為周時南國民歌,南國泛指洛陽以南直至江漢一帶的地區(qū)?!对娗小罚?ldquo;周之畿內(nèi)有周、召焉,周南之詩言河洲、江漢、汝墳。召南之詩言江汜、江渚、江沱,皆東周之地望也。東周在《禹貢》豫州太華外方之間,北得河陽,南望江漢”?!队碡暋窞椤渡袝?middot;夏書》篇名,大約成書于周、秦之際。當中把當時中國劃為九州,保存了我國古代重要的地理資料。豫州,古九州之一,《爾雅·釋地》:“河南曰豫州”,疏曰:“河南其氣著密,厥性安舒,故曰豫。豫,疏也”。太華,即西岳華山,《漢書·地理志》:“河南曰豫州,其山曰華”。在陜西渭南縣東南,因其西有少華山,故又稱太華山。外方,中岳嵩山,《禹貢》謂之外方。河陽, 縣名,春秋晉地,漢時置縣河內(nèi)郡,故地在今河南省孟縣。江漢,長江、漢水。因此周地當在河南省境內(nèi)華山與嵩山之間,孟縣以南,長江、漢水以北地區(qū)。
召,為周初召公奭之采邑,在岐山之南。召公,姓姬,名奭,武王滅商后,封召公于北燕(今北京),元子受實封,召公留在朝廷輔佐年幼的成王。《史記·燕召公世家》記:“其在成王時,召王為三公:自陜(今河南陜縣)以西,召公主之;自陜以東,周公主之”,從此舊說,故召地方應在含今陜南、豫西、鄂西北以西之周王化所覆地區(qū)。
關(guān)于“二南”的“南”究竟為何意義,歷來眾說紛紜,總結(jié)起來,大致可分為五種觀點:(1)南化說,見于《毛詩·關(guān)雎序》:“南,言化自北而南也。”但清·崔述在《讀風偶記》中駁斥道:“江、沱、汝、漢皆在周岐之東,當云自西而東,豈得自北而南乎?”(2)南土說,方玉潤《詩經(jīng)原始》:“竊謂南者,周以南之地也。”(3)詩體說,梁啟超《釋四詩名義》:“《詩·鼓鐘篇》‘以雅以南’,‘南’與‘雅’對舉,雅既為詩之一體,‘南’自然也是詩之一體。”(4)南國說,朱熹《詩集傳》:“南,南方諸侯國也。”(5)南樂說。本文認為,較為合理的應該為“南方”、“南國”之說。周族崛起時,其西北和北方有戎狄的阻擋,東部是強大的殷商政權(quán),因此只能向南方的廣闊地區(qū)發(fā)展。“(文王)又擴充勢力到長江、漢水、汝水三個流域,教化那里的蠻夷,稱為江漢汝墳之國,也稱南國,也稱為周南、召南。”【3】周、召兩地詩中提及的許多地名如《關(guān)雎》:“關(guān)關(guān)雎鳩,在河之洲。”中“河”在先秦時專指黃河,《漢廣》:“漢之廣矣”中“漢”指漢水。“江之永亦”中“江”指長江,《汝墳》:“遵彼汝墳”中“汝”指汝水。又如《周南·漢廣》、《召南·江有汜》諸篇,從中可以窺見南方水鄉(xiāng)的自然環(huán)境、民俗風情,可以說是產(chǎn)生于楚境無疑。故“二南”之地限于當時周王朝的南方,江漢流域之內(nèi)。
(二)邶、鄘、衛(wèi)
邶、鄘、衛(wèi),皆古諸侯國名?!囤L》19篇、《鄘風》10篇、《衛(wèi)風》10篇說的都是衛(wèi)地之事,故季札觀樂,即把邶、鄘、衛(wèi)放在一起評說?!稘h書·地理志》:“周既滅殷,分其畿內(nèi)為三國,《詩風》邶、鄘、衛(wèi)是也”。武王將商都殷地以北地封給紂王之子武庚,謂之邶;殷地以南地封給管叔,謂之鄘;殷地以東地封給蔡叔,謂之衛(wèi),以監(jiān)督管理殷地的人民,謂之“三監(jiān)”。公元前十一世紀武王崩,成王即位。成王年幼,三監(jiān)盡叛,周公東征,滅三監(jiān),將其地封給康叔【4】,號曰孟侯,以夾輔周王室,盡遷邶、鄘之民于雒邑,因此邶、鄘、衛(wèi)三國之詩相與同風?!对娗小罚?ldquo;邶、鄘、衛(wèi)者,衛(wèi)之兼名也……邶、鄘接殷之故邑。在河淇之間”。河,即黃河;淇,淇水,《邶風·泉水》:“毖彼泉水,亦流于淇”,在今河南省北部,源出淇山,自西北向東南流至今汲縣東北淇門鎮(zhèn)南入黃河。淇山在河南省林縣東南,輝縣西北之界,為太行山脈。商都殷地舊址在今河南省安陽小屯村,由此可知,邶、鄘、衛(wèi)三地應在太行山以東,淇水之南,黃河以西北、以安陽小屯村為中心的范圍之內(nèi)。
(九)檜
檜,古諸侯國名,即前文為鄭所滅之檜國也。傳為祝融之后,在今河南省密縣東北?!妒酚?middot;鄭世家》記檜地近雒之東土,河濟之南。雒,即洛陽古名,在今河南省西北部,地近山西。河,即黃河。濟,濟水,出于河南省濟源縣王屋山,現(xiàn)下游被黃河所奪,惟河北發(fā)源處尚存【9】?!对娗小罚?ldquo;檜國在禹貢豫州,外方之北,滎波之南,居溱洧之間,即鄭所都也”。外方,即嵩山。滎,古澤名,即滎澤,漢平帝后漸漸淤為平地。故址在今河南省滎陽縣內(nèi)。溱,即溱水,源出今河南省密縣東北,東南匯洧河。洧,洧河,發(fā)源于今河南省登封市東陽城山,東流至新鄭市,匯溱水為雙洎河,入于賈魯河?!蹲髠?middot;襄元年》:“晉韓厥、荀偃帥諸侯之師伐鄭,入其郛,敗其徒兵于洧上”,即此水。故檜國舊址應在今河南省滎陽縣以南,嵩山之東北,西望洛陽,東北臨鄭州市,西北臨新鄭市,密縣周圍地區(qū)。今密縣東北尚有檜城,當是昔日檜國都城。
(十)曹
曹,古諸侯國名。武王克商,封其弟叔振鐸于曹,后為宋所滅,故地在今山東省荷澤、定陶、曹縣一帶?!对娗小罚?ldquo;曹國在禹貢兗州陶邱之北,雷夏、荷澤之野,魯之西,衛(wèi)之東,小國也”。兗州,即今山東省黃河以東部。陶邱:古地名,在今山東省定陶縣西北。雷夏,古澤名,亦稱雷澤,《漢書·地理志》謂其在濟陰城陽縣西北,今山東省定陶縣地。魯,古諸侯國名,周武王封其弟周公旦于此,在今山東省泰山以南的汶、泗、沂、沐水流域,曲阜市周圍。故曹地舊址應在今黃河山東段以南,商丘市以北,曲阜以西,河南省安陽市以東,荷澤、定陶、曹縣、成武等地范圍之內(nèi)。
(十一)豳
豳,古地名,殷商時公劉遷于此,(《大雅·公劉》:“篤公劉,于豳斯館”。)豳是周王朝的發(fā)祥地?!妒酚?middot;周本紀》:“子公劉立。公劉雖在戎狄之間,復修后稷之業(yè),務耕種,行地宜,自漆、沮度渭,取材用,行者有資,居者有畜積,民賴其慶。百姓懷之,多徙而保歸焉。周道之興自此始,故詩人歌樂思其德。公劉卒,子慶節(jié)立,國於豳”?!稘h書·地理志·右扶風》:“栒邑,有豳鄉(xiāng),《詩》豳國,公劉所都”。栒邑,即今旬邑縣?!对娗小酚涐贋?ldquo;郇伯國中之邑也”,然此處之“郇”非栒邑,乃是另一古國名,為周文王第十七子郇侯的封地,在今山西省臨猗縣西南。后“郇”字作“荀”,唐·顏師古:“此‘栒’讀與‘荀’同,自別邑耳”【10】。因此豳國故地應在栒邑,即今旬邑、彬縣一帶,陜西、甘肅交界處。
三、結(jié)語
由以上考證可知,《詩經(jīng)·國風》中所涉及地區(qū),以北方的黃河流域為中心,向南擴展至江漢流域。包括今天的陜西、山西、河南、河北、湖北、安徽、山東等地,亦可見周王朝勢力的逐漸東擴【11】。其詩歌內(nèi)容生動地表現(xiàn)出了各個地域的風土人情,有鮮明的地域文化色彩,是“將文化按地域類分的先聲”?!?2】
四、注釋
【1】.《左傳》載成鱄之言曰:“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國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國者四十人”。《荀子》儒效曰:“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國,姬姓獨居者五十三人”。
【2】.后世學者亦有否定“采詩”之說者,如清·崔述《讀風偶識》卷二《通論十三國風》:“舊說‘周太史掌采列國之風,今自邶、鄘以下十二國風,皆周太師循行所采也’余按:克商以后,下逮陳靈近五百年,何以前三百年所采殊少,后二百年所采甚多?周之諸侯千八百國,何以獨此九國有風可采,而其余皆無之?……且十二國風中,東遷以后之詩居其大半,而《春秋》之策,王人至魯雖微賤無不書者,何以絕不見有采風之使?乃至《左傳》之廣搜博采而亦無之,則此言出于后人臆度無疑也”。
【3】.見范文瀾《中國通史簡編》修訂本第一編,人民出版社,1964年8月第4版,130—131頁。
【4】.《史記·周本紀》:“成王少,周初定天下,周公恐諸侯畔周,公乃攝行政當國。管叔、蔡叔群弟疑周公,與武庚作亂,畔周。周公奉成王命,伐誅武庚、管叔,放蔡叔。以微子開代殷後,國於宋。頗收殷馀民,以封武王少弟封為衛(wèi)康叔”。
【5】.唐·顏師古傳《漢書》云:“宗周,鎬京也,方八百里,八八六十四,為方百里者六十四也。雒邑,成周也,方六百里,六六三十六,為方六百里者三十六”。
【6】《史記·鄭世家》:“於是桓公問太史伯曰:‘王室多故,予安逃死乎?’太史伯對曰:‘獨雒之東土,河濟之南可居。’公曰:‘何以?’對曰:‘地近虢、鄶,虢、鄶之君貪而好利,百姓不附。今公為司徒,民皆愛公,公誠請居之,虢、鄶之君見公方用事,輕分公地。公誠居之,虢、鄶之民皆公之民也。’公曰:‘吾欲南之江上,何如?’對曰:‘昔祝融為高辛氏火正,其功大矣,而其於周未有興者,楚其後也。周衰,楚必興。興,非鄭之利也。’公曰:‘吾欲居西方,何如?’對曰:‘其民貪而好利,難久居。’公曰:‘周衰,何國興者?’對曰:‘齊、秦、晉、楚乎?夫齊,姜姓,伯夷之後也,伯夷佐堯典禮。秦,嬴姓,伯翳之後也,伯翳佐舜懷柔百物。及楚之先,皆嘗有功於天下。而周武王克紂後,成王封叔虞于唐,其地阻險,以此有德與周衰并,亦必興矣。’桓公曰:‘善。’於是卒言王,東徙其民雒東,而虢、鄶果獻十邑,竟國之”。
【7】.《史記·魏世家》:“獻公之十六年,趙夙為御,畢萬為右,以伐霍、耿、魏,滅之。以耿封趙夙,以魏封畢萬,為大夫”?!稘h書·地理志》:“河東郡河北縣,《詩》魏國,晉獻公滅之,以封大夫畢萬,曾孫絳徙安邑也。”
【8】.“妻以元女大姬。婦人尊貴,好祭祀,用史巫,故其俗巫鬼”。見《漢書·地理志》第八下,中華書局,1975年4月第3版,1653頁。
《古代文學期刊關(guān)于《詩經(jīng)》十五國風地域考略》
- 職稱論文刊發(fā)主體資格的
- 政法論文淺析工會法主體
- 化學在初中教學中的情感
- 中學教育論文思想政治方
- 法治論文投稿法治型市場
- 雜志社論文發(fā)表淺析推動
- 新疆教育報投稿淺析學生
- 分男女招生錄取的合憲性
最新優(yōu)質(zhì)論文
- 度假村相關(guān)文獻有哪些 查
- 天津教育被知網(wǎng)收錄嗎
- 人力資源薪酬管理論文能
- 音樂類核心期刊有哪些
- 幫忙發(fā)表ssci論文的機構(gòu)
- 中學語文教學期刊發(fā)表哪
- 幼兒園職稱評定材料要求
- 怎么查找一個人發(fā)表過的
論文發(fā)表問題熱點
- 簡述電氣工程師基礎(chǔ)考試
- 監(jiān)理工程師的報考條件
- 監(jiān)理工程師高級職稱評職
- 簡述測量工程師的崗位職
- 期刊上發(fā)表一篇論文需要
- 醫(yī)學論文準備格式基本要
- 設(shè)備維修的論文省級或國
- 高級園林工程師評職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