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學音樂欣賞教學效率的策略探析
摘要音樂欣賞教學是小學音樂教學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音樂欣賞可以極大開拓小學生的音樂視野,培養(yǎng)他們的音樂鑒賞與創(chuàng)造能力。根據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小學音樂欣賞教學要找切入點,激發(fā)欣賞興趣;要巧用手段,凸現教學目標;要重視主體,開發(fā)多元學習;要抓住本體,適時學科滲透。
關鍵詞小學音樂;欣賞;教學效率;策略
音樂欣賞教學是小學音樂教學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音樂的熏陶,對于小學生道德情感的培養(yǎng)、智慧的啟發(fā)與身心的健康發(fā)展都具有積極的意義。在小學音樂教學大綱中,對于欣賞教學的設定就在于通過音樂欣賞來開拓小學生的音樂視野,提高他們的音樂鑒賞能力和審美能力。但是現在小學音樂欣賞課并沒有發(fā)揮其應有作用,欣賞只不過是放放磁帶,聽聽歌而已,大部分音樂欣賞課上成“聽音樂”,教師教學方法陳舊,模式單調,導致多數學生反映音樂欣賞課“沒興趣”、“聽不懂”,課堂效率低。如何使小學音樂欣賞教學走出低谷,有效開展呢?本文針對當前小學音樂欣賞教學存在問題進行分析,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提出提升小學音樂欣賞教學的有效性幾點教學建議。
一、當前小學音樂欣賞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過分強調專業(yè)性
小學音樂教學當中,音樂知識與技能的教學也是其中重要的內容,而傳統的音樂教學又將學唱作為音樂課的重點內容,目的是通過學唱來使學生更深刻地掌握音樂的知識與技能。在這種教學模式下,音樂的專業(yè)性被教師過分地強調,音樂學習成為了以唱歌為手段的對音樂知識與技能掌握的過程。例如,很多教師習慣在欣賞教學時,先為樂曲劃分詳細的曲式結構圖,目的是使小學生在學唱之前能夠對歌曲的詳細結構和特點有所了解,從而更好地欣賞歌曲,進而學唱歌曲。這種教學方法從教師主觀來說是為了使學生對作品的理解更為透徹,但在客觀上卻給小學生帶來了學習的困惑,因為對于他們而言,進行音樂欣賞的最佳方式是聆聽,而不是從基本的音樂知識入手去了解它的專業(yè)結構。
(二)注重以灌輸為手段的音樂教學方法
灌輸式的教學方法,是在以往以教師為主體的教學模式下所采用的主要的音樂教學方法。在這種方法下,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的地位,對于音樂的欣賞,不是以自己聆聽的感悟為主,而是以教師主觀灌輸的觀點為主,在這種所謂的“欣賞”教學中,學生對于音樂的理解僅僅是教師主觀理解的翻版,因此也就談不上學生對音樂有何種的自我感悟。在這樣“填鴨”式的教學情境下,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的地位,教師處于完全的主動地位,音樂欣賞成為了音樂知識教學的又一個渠道,學生被迫按照教師的思路去欣賞和理解音樂,而整個音樂欣賞的過程也忽視了小學生的親身參與與體驗。在當前的小學音樂教學中,很多教師習慣于在音樂欣賞課花大部分時間對要欣賞樂曲的背景、所表達的思想情感等內容進行介紹,這無疑就是一種變相的灌輸方法,往往會令音樂欣賞課成為教師個人的舞臺。
(三)缺乏對音樂本體的關注
在當前小學音樂欣賞課上,還有一種普遍存在的問題,就是把音樂欣賞完全作為一種課外知識拓展的方式,對于音樂背后的人物故事、創(chuàng)作經歷、背景等內容,教師不厭其煩地進行介紹,目的是要吸引小學生的好奇心與探知欲。殊不知,這種對于音樂背后故事的過多關注反而使得學生對于音樂本身失去了興趣,而教師的講授也缺乏對于音樂本體的關注,使整個音樂欣賞課上反而將音樂本身放在了次要地位,小學生對于音樂背后的故事過多關注,也失去了對音樂本身進行欣賞、體驗與感悟的興趣。這實際是削弱了音樂本位,失去了音樂欣賞課本身所要達成的目標。
二、提升小學音樂欣賞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一)找切入點,激發(fā)欣賞興趣
《音樂課程標準》提出,音樂教育以審美教育為核心,培養(yǎng)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開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最終達到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人的目的。由此可見,“以興趣愛好為動力”是音樂新課標提出最核心理念之一。而傳統的音樂欣賞課模式往往是聽聽歌,然后分析歌曲速度、力度、情緒、旋律、調式等等,枯燥乏味,與小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明顯不符。學生完全是被動學習,毫無興趣,教學效果可想而知。因此,在小學音樂欣賞教學中,教師要從音樂欣賞教材中發(fā)現并找準切入點,運用故事、動畫、樂器、舞蹈、意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和調動學生參與意識,讓學生主動參與到音樂欣賞教學中來。如《快樂小熊貓》、《龜兔賽跑》等故事性強的音樂欣賞,可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故事引入,可以教師講、學生講,還可利用多媒體播放動畫等。在欣賞《搖籃曲》時,為創(chuàng)設歌曲的意境,在上課前,教師拉上教室的窗簾,使教室的光線相對變暗,營造夜晚的氛圍,用多媒體播放媽媽搖籃的畫面,老師扮演媽媽角色,輕聲朗誦“夜深了,月亮困了,媽媽的寶寶要睡了……”,這時播放《搖籃曲》,在舒緩、柔和的意境中,孩子們情不自禁地扮演起聽話的小寶寶,一起和著旋律晃動身體,與樂曲融為一體。
在音樂欣賞課當中,提升欣賞教學的有效性,需要充分激發(fā)小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激發(fā)興趣的方法卻要與音樂欣賞的本來目的相結合,過度激發(fā)可能會導致學生對于音樂本身失去興趣,而方法不當也可能使學生無法產生欣賞音樂的興趣。采用何種方式進行興趣提升,也需要教師結合作品特點通過實踐加以摸索。比如《我的媽媽叫中華》的欣賞教學,在第一次教學時,我用樂器進行了演奏,組織同學們進行觀看,但效果卻欠佳,很多同學缺乏興趣。于是在第二次教學時,我改變了欣賞的方法,從單純組織學生觀看演奏,到組織他們參與到樂器演奏中來,由我演奏歌曲《我的媽媽叫中華》,而學生們則負責給我進行簡單的配樂。在這樣的方式下,學生聆聽音樂更為專注,參與的興趣也更加濃厚,音樂欣賞課的效果得到了明顯的提升。
(二)巧用手段,凸現教學目標
在傳統的音樂欣賞教學模式中,教師往往根據音樂作品設定欣賞課的教學程序,機械地執(zhí)行預設的教案,那樣的課堂往往失去生命能動的活力,學生學得被動,得不到學生的喜愛,更談不上欣賞音樂的力量,體會音樂的美感。因此,在音樂欣賞教學中,教師應根據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充分借助錄音、投影、錄像、VCD、動畫片、制作課件等多媒體教學手段,以視頻、音樂、動畫等方式直觀地展現樂曲,以豐富多彩的教學形式優(yōu)化音樂欣賞課的教學過程,使學生在直觀、具體、生動、有趣的課堂氛圍中,學到更多的音樂知識,這也更為符合小學生的認知特點。對于某些特殊的、比較抽象的事物,其教學效果更好。比如在《勇敢的鄂倫春》的欣賞課上,很多學生對鄂倫春族十分陌生,對他們的生活習慣并不了解,我通過視頻將鄂倫春族的生活習慣、裝束等內容進行直觀的呈現,使得學生對于歌曲的理解更為深刻,在欣賞中的效果也十分突出。而這種效果的實現是依靠單純音樂手段無法達成的,多媒體支持下的課件起到了良好的教學輔助作用。這樣,才能讓學生清晰地領悟到在學什么,又是怎么學的,才能保證音樂課特有教育功能,才能體現音樂本色,凸現教學目標。
(三)重視主體,開發(fā)多元學習
當代教育生態(tài)學研究發(fā)現,改變兒童學習方式是課程改革的核心任務,是培養(yǎng)兒童“學會求”和獲得終身學習能力的重要途徑,也是提高有效教學的關鍵。在我們的教學中,大家都知道學生是主體,教師是主導,但往往在欣賞教學實際中,常常“教師主導”是實,“學生主體”是虛。傳統的欣賞教學習慣于學生聽,教師講,教師做,學生跟。這種教學方法,只能把學生當作知識的容器。即使學生對音樂有強烈的興趣,但學習總是處于被動情緒之中,學生也不可能有自己的個性和獨立的人格。其實每個學生的個性都有差異,喜愛也各不相同。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既要面向全體學生,又要注重學生個性,要精心組織,科學地選用學習方式,讓學生在學習方法上達成一個雙向的、積極的、富有創(chuàng)造的過程,要掌握什么情況下采用自學,什么情況下采用教師集中講解,什么情況下采用小組合作學習,什么情況下采用身體律動、情景表演的方式引導學生自主接受學習。比如在《口哨與小狗》的欣賞課上,我設計了三種不同的動作來代表樂曲不同的律動,分別由ABC表示,由于樂曲采用了回旋曲式,因而我將樂曲結構劃分為ABACA五個曲段。在每次樂曲回旋時,相應的律動動作也重復,學生們通過簡單的方式就了解了樂曲結構。樂曲出現了不同樂器對比的曲段,我又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不同樂器代表不同類型小狗的情境,學生們自然地聯想到了樂曲背景下不同類型小狗之前相遇、對話、追逐的場景,再請學生們把自己所想到的故事寫下來,于是一篇篇生動的音樂故事就被創(chuàng)編了出來。通過看、聽、讀、奏、舞、創(chuàng)等一系列活動從多個角度引導學生進行學習,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積極參與,身心投入,既學習音樂又開闊視野,學習效果非常好。
(四)抓住本體,適時學科滲透
新課標告訴我們,音樂教學以音樂為本體,抓住音樂最本位的東西來教學。音樂欣賞課要運用音樂語言的手段來促成音樂教學,一切教學方法應是充分利用“音樂”這一情感藝術的:用鮮明的節(jié)奏、優(yōu)美的旋律、豐富的和聲、美妙的音色等來表情達意,從而直接接觸學生的情感中樞,震撼學生的心靈,滲透和影響學生的情感世界。例如欣賞鋼琴曲《牧童短笛》,這首曲子短小精致,形象鮮明,旋律優(yōu)美生動,教學過程的中心是通過讓學生在參與音樂活動的過程中啟發(fā)學生想象,感受大自然的美麗和勞動無限樂趣,從而教育學生熱愛勞動。教學主線:欣賞樂曲(感受)——模唱樂曲主題旋律、進行音樂律動(體驗)——根據主題旋律創(chuàng)編歌詞(創(chuàng)造),從聽音樂、哼唱旋律、模仿牧童律動到歌唱自己的創(chuàng)編歌詞。教學過程中音樂旋律自始至終縈繞在學生耳邊,不需要牽強的學唱,只需記住旋律,然后再進行發(fā)展、創(chuàng)造,音樂的學習與掌握自然而然水到渠成。
音樂欣賞教學活動在把握音樂本位的同時,提倡學科綜合滲透。不同學科領域的相互滲透與整合,可以最大限度地發(fā)揮音樂教學的整體效應,從而促進學生感受力、鑒賞力、表現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和諧發(fā)展,拓展學生知識視野。在實施中,通過具體的音樂材料構建起與其他藝術門類及其他學科的聯系。如在欣賞《春曉》、《在希望的田野上》這些樂曲時,讓學生們先朗誦歌詞,領會歌詞的含義,理解作品所表達的思想和感情,再讓學生聆聽并哼唱旋律。同時給學生講時代背景,講歌曲產生的年代的特點以及作者當時創(chuàng)作的時代環(huán)境,講與音樂相關的領域、相互溝通、彼此強化。在欣賞民歌《鄂倫春小唱》時,在課堂中滲透一些有關民族常識和地理風貌等方面的知識。學生在欣賞歌曲的同時,也懂得了人與人之間要互相關心,互相幫助,團結友愛,和睦相處。整個教學過程,就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情操陶冶的過程。
教無定法,貴在得法。音樂欣賞教學要講究策略。只要教師改變教學觀念,善于分析,抓住音樂本體,找準教學切入點,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和教學形式,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就能讓音樂欣賞課有效開展,使音樂欣賞課堂更開放,更有活力,更有創(chuàng)造性。
相關期刊推薦:《中小學音樂教育》面向全國中小學音樂教師和音樂院校師生,服務課堂音樂教育,是國內創(chuàng)刊最早、影響廣泛的音樂教育類專業(yè)性期刊。被譽為學生的良師、教師的益友。有投稿需求的作者,可以直接與在線編輯聯系。
《提高小學音樂欣賞教學效率的策略探析》
- 職稱論文刊發(fā)主體資格的
- 政法論文淺析工會法主體
- 化學在初中教學中的情感
- 中學教育論文思想政治方
- 法治論文投稿法治型市場
- 雜志社論文發(fā)表淺析推動
- 新疆教育報投稿淺析學生
- 分男女招生錄取的合憲性
最新優(yōu)質論文
- 音樂課老師晉升職稱必須
- 膜分離相關論文發(fā)表期刊
- 河南群眾文化類職稱評審
- 知網能免費下載論文嗎
- 寫高職英語教育的論文怎
- 環(huán)境工程晉升高級職稱條
- 水利水電工程師職稱論文
- 職稱論文發(fā)表可靠網站有
論文發(fā)表問題熱點
- 會計畢業(yè)論文職稱論文準
- 泥泵磨損論文適合哪些期
- 中醫(yī)藥論文準備常見問題
- 自考本科論文格式要求
- 發(fā)表論文必須本省的期刊
- 哪能咨詢發(fā)表論文期刊的
- 工程師中級職稱評審條件
- 學術期刊規(guī)范化需要注意